2025-09-25 来源:蝙蝠官网
聊天记录正被偷偷 “存档”?蝙蝠 APP 三重加密防护,让隐私密不透风!
近期,马斯克旗下 Grok 聊天软件爆出重大漏洞,37 万条用户对话被直接暴露在搜索引擎中 —— 有用户刚和 AI 沟通完离职计划,完整对话就出现在谷歌搜索结果里;英国记者安德鲁・克利福德仅用 Grok 撰写推文提纲,却在毫不知情下遭遇 “公开处刑”。
无独有偶,ChatGPT 此前也因功能设计缺陷,导致包含自杀倾向、药物滥用等敏感内容的对话流入网络。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用户上传简历寻求建议时,姓名、电话等私人信息随对话链接全网传播,直接埋下身份盗用的隐患。
这些案例无不证明:当我们默认把 AI 当 “树洞”、把普通聊天软件当 “保险箱” 时,隐私泄露早已潜伏在每一次输入与发送中。
一、为何普通软件挡不住泄露?问题出在 “加密短板”
多数人不知道,普通聊天软件的消息传输存在明显漏洞:消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过程中,会经过软件服务器存储与中转,这意味着服务器拥有查看、留存消息的权限,一旦服务器防护出现问题,或因政策、商业需求提供数据,用户聊天记录便可能被泄露。
此外,普通软件缺乏动态防护机制,即便初始传输有简单加密,密钥也可能长期不变,一旦某一次传输被截获,后续消息安全也会受到威胁。而截图、转发无限制的设计,更让已发送的敏感信息难以掌控,这正是严浩翔微信聊天记录被电竞选手 “橘子” 擅自公开的关键原因 —— 隐私保护从源头就存在短板。
二、蝙蝠加密聊天:用 “三重防护网” 筑牢隐私屏障
面对上述漏洞,蝙蝠 APP 从技术底层构建了全链条防护体系,其核心在于端到端加密技术:消息在发送方手机上就会转化为乱码,只有接收方的专属 “密钥” 能还原内容,整个过程中,服务器既无法查看消息内容,也不会留存聊天记录,从根本上杜绝了 “服务器泄密” 的可能。
在此基础上,蝙蝠还打造了 “三重防护网”,针对性解决普通软件的短板:
1.动态密钥体系:依托双棘轮算法,每次聊天都会生成全新加密密钥,且实时更新。即便前一条消息意外被截获,下一条消息的加密仍独立且安全,彻底避免 “一钥泄露,全链失守”;
2.预设密信 + 双向撤回:对重要聊天可设置 “暗号锁”,输入错误则显示乱码,防止他人误看;若发错敏感信息,一键即可撤回双方设备上的记录,且永久销毁无残留,解决 “发错难补救” 的问题;
3.密聊模式隐身术:开启密聊模式后,聊天界面头像自动打码,同时禁止对方截屏、录屏;还能设置消息 “阅后即焚”,时间一到消息自动消失,连聊天列表痕迹都不会残留,让私密对话真正 “无痕”。
三、隐私保护,别等 “出事再补”
层出不穷的聊天记录泄露事件早已敲响警钟:没有任何软件的 “默认设置” 能绝对安全。事后删除聊天记录只是 “亡羊补牢”,真正有效的保护,是像蝙蝠这样从传输、存储到显示全链条上锁的 “未雨绸缪”。
职场人可以用它传输报价单、合同文件,不怕商业信息泄露;律师讨论案件细节时无需设防,避免客户隐私外泄;普通人分享家庭琐事、情感心事,也能安心享受 “只属于彼此” 的交流空间。
如果你也担心聊天记录被泄露、被滥用,不妨现在打开蝙蝠 APP,给每一次对话加道 “隐形锁”。毕竟,那些关于工作、生活、情感的私密对话,本就只该留在彼此心里,不该成为被曝光、被传播的 “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