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种诈骗团伙手段持续升级,很多甚至利用未成年识别风险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又想赚快钱的心理,有针对性地设计诈骗手段,骗取青少年钱财,甚至是诱导他们提供参与诈骗,使其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甚至犯下“帮信罪”。
2023-05-26 16:28:47 来源:
严厉打击网络犯罪,警惕伸向青少年的网络黑手
所谓“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对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针对未成年的网络诈骗事件,形式多样,手段隐蔽。不少家长认为,我家孩子只是上上网玩玩游戏,怎么会被骗呢?殊不知网络诈骗黑手伸向未成年诈骗陷阱就在我们身边……
下面分享几种常见的未成年诈骗方式:
2、不轻信网上的兼职信息,一切刷单“赚米”的虚假宣传都是诈骗分子的手段,及时举报不良信息。
3、网上交友需警惕,不轻易加群,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
2、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把控孩子的手机娱乐时间,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娱乐观念,及时检查清理孩子电子设备上的垃圾不良信息。
3、家长应当妥善保存自己的手机、银行卡密码,不要让孩子知道、修改密码,避免其受骗后大量汇款,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余额信息、收付款信息。
除了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检查监督,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防诈教育外,社交类平台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严厉打击遏制各种网络诈骗犯罪及其黑灰产业链,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交流环境。
蝙蝠作为一款安全加密的聊天软件,在保护用户聊天隐私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平台环境的净化整治,不断优化升级网络安全策略,通过“人工+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全面开展各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直接或间接参与诈骗,以及为诈骗分子提供资源、技术帮助的行为。
为了从源头提前阻断网络诈骗分子侵害用户权益,蝙蝠在用户的各个使用环节和交流场景中都设立了风险预判机制和对应的处理措施:
● 建立违规敏感关键词库,屏蔽各种违规违法信息,封禁相关触发账号;
● 设置高危风险提醒,让用户及时感知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提高防范意识;
● 定期公布违规诈骗账号,宣传防骗知识,解析典型诈骗案例
网络骗术层出不穷,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今后,蝙蝠将继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坚持平台治理的高标准、高要求,坚定不移地打击涉嫌网络诈骗等各类黑灰产行为,为广大用户提供持续、可靠的安全防护。